2025年5月3日,中国香港高等法院再次将融创中国的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8月25日。这一决定标志着融创中国在境外债务重组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反映了其面临的复杂局面和债权人之间的激烈博弈。
自2024年1月融创中国因3000万美元担保债务违约被中国信达(中国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提出清盘呈请以来,该公司便陷入了一场债务危机。此次清盘聆讯的延期,是自首次聆讯被推迟以来的第125天。
在此次聆讯延期的背后,是债权人内部的分歧。部分债权人支持融创中国提出的“债转股”方案,认为这将是化解债务危机的关键一步。
融创中国在此次债务重组中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聘请华利安诺基(中国)有限公司和盛德律师事务所作为财务顾问和法律顾问,协助制定全面的境外债务综合解决方案。此外,公司还计划通过发行股票来偿还部分债务,并调整债务结构,以期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尽管融创中国在债务重组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自清盘呈请提出以来,公司股票和债券均处于停牌状态,且市场对其未来偿债能力持谨慎态度。与此同时,债权人之间的意见分歧也加剧了公司的不确定性。部分债权人认为,清盘程序一旦启动,将迫使公司变卖资产偿还债务并停止生产运作,这对公司及其股东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值得注意的是,融创中国此前已多次尝试通过法律手段反对清盘呈请。公司表示,清盘行为仅由单个债权人发起,其持股比例极低,且未通过信托行直接提出呈请,因此其合法性存疑。然而,由于债权人内部意见不统一,这些抗辩措施未能改变清盘聆讯延期的命运。
此次聆讯延期也为融创中国争取到了更多时间进行内部调整和外部协商。公司管理层表示,将继续与债权人沟通,争取达成共识,并尽快公布重组方案。然而,市场普遍认为,若重组方案无法获得债权人广泛支持,融创中国仍可能面临清盘风险。
中国香港高等法院的这一裁决不仅影响着融创中国的命运,也对整个房地产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保交楼”标杆企业之一,融创中国的债务危机折射出行业普遍存在的高杠杆和流动性风险。未来,如何平衡债权人利益与企业生存需求,将是摆在所有房企面前的重大课题。
- 徐立明——世界艺术百家榜
- “幽灵”码头该去该留? 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辖区西
- 何永忠:浅谈国画的当代困境与未来发展之路
- 85后副局长亲身体验外卖工作,写4000字反思不足,呼吁
- 福建平潭:中央环保督察6年后,船厂污水还在直排大海
- 秦始皇陵甬道现日本人植树纪念碑,引发争议与保护讨论
- 浙江东阳个别搅拌站排污严重 未经许可混凝土流入市场
- 浠水县“孙小果”骗商会会长860万,团伙疑犯竟成为案
- 揭秘骚扰电话背后的灰色产业链:贷款中介如何利用AI技
- ″延安娃″、″红墙医生″王敏清骨灰于昨日安放在八宝
- 巴菲特股东大会:年轻人应关注热爱与方向,而非起薪
- 意象·风骨·心境——陈艾书画印艺术探析
- 高利贷利率飙升至6000% 受害者多为弱势群体
- 价值2.3亿元矿区 现以“白菜价”9.56万元中标巨额资产
- 奔驰一季度利润暴跌四成,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放弃全年
- 浙江东阳:问题混凝土依旧外售 涉事企业有恃无恐?
- 墨染兰香书太极 一笔开合见乾坤
- 工程款纠纷成为虚假诉讼十年拉锯战: 施工人身份成谜
- 59岁李若彤主演短剧《午后玫瑰》收视率爆表,力压多部
- 中国秦文研究会溯古通今书法工程专委会成立暨工程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