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以及中国航海日有关情况。
内河亿吨大港达23个,新能源内河船舶超1000艘
内河航运是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在助力做强国内大循环、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介绍,内河航运具有运能大、成本低、绿色低碳等比较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航道网络体系不断完善,港口能级持续提升。加快建设国家高等级航道,2024年我国三级及以上的航道里程达到1.6万公里,比2012年增长了62%,长江、西江、京杭运河等主干线大通道能力持续提升,江汉运河、江淮运河建成通航,平陆运河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加快推进。港口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内河亿吨大港已经达到23个,是2012年的2.3倍。2024年内河货运量达到49.5亿吨,是2012年的2.2倍,货物周转量达到了2.2万亿吨公里,是2012年的2.9倍。
船舶装备水平显著提高,运输服务效能不断提升。货船单船平均吨位由2012年的不足700吨提升至目前的1790吨。在“两新”政策支持下,去年拆解老旧船舶2500艘,新建一批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清洁化的船舶。运输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长三角集装箱经过河海直达运输,由三省一市直达运抵洋山港出海,运输时间平均缩短2天,单位集装箱物流成本降低约800元。
绿色低碳智慧转型的步伐加快,创新发展动能明显增强。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实现规模化应用,已有超过1000艘新能源内河船舶。电动船舶发展迅速,应用规模和水平全球领先。长江经济带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基本实现常态化,2024年用电量达1.9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13.3万吨。智慧航道建设成效明显,长江干线2800多公里航道实现了电子航道图全覆盖。智慧港口发展步伐加快,一批内河自动化码头、智能堆场项目已建成投用。
据了解,交通运输部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统领,着力推进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时代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1+1+N”的政策体系。付绪银介绍,第一个“1”是今年3月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第二个“1”是今年6月交通运输部等6部门共同印发的《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一个“N”,指实施长三角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行动,以及内河智能航运、绿色发展、智慧转型等专项行动,统筹推进内河航运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运输服务“软提升”,推进内河航运全要素、全链条高质量发展。
我国自动化码头应用规模、作业效率、技术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杨华雄介绍了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进展成效。
港口自动化方面,目前全国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3座,自动化干散货码头29座,5G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铁路和堆场轨道吊自动化远程操控、智能闸口等多项创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自动化码头应用规模、作业效率、技术水平都走在世界前列。
智慧航道建设方面,全国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超过9950公里,长江干线电子航道图与京杭运河苏北段、赣江、汉江等支流航道以及长江口电子海图实现互联互通,江苏、浙江等地实现船舶过闸“一次申报、一键过闸、一体调度、一屏管控”,智慧航道建设初步实现了“一图联江海”“一键过船闸”“一体智慧化”等新突破。
据了解,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继续聚焦水运基础设施智慧化转型,促进船、港、航各要素智能协同,全面提升水运效率和发展能级。“未来,我们的港口将不仅拥有自动化码头,也将拥有全链条的智慧化服务,船舶将依托‘电子航道一张图’‘运行监测一张网’‘船闸调度一体化’,真正实现智能导航、船岸协同、畅行无忧。”杨华雄说。
今年中国航海日主场活动将有20多项
付绪银介绍,2025年是中国航海日设立20年,也是郑和下西洋620年。7月10日至12日,中国航海日主场活动将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举行,今年航海日活动以“绿色航海 向新图强”为主题。
“20年来,中国航海日已经成为国内外航海界交流思想、交流技术和凝聚发展共识的重要平台,为宣传和普及航海知识,增强海洋意识,服务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和航运强国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世新表示,今年主场活动包括主论坛、研讨会、交流营以及航海科普文化等20多项,主要有3方面特色亮点。
突出绿色发展。在主论坛权威发布环节,各方将共同发布“引领航运绿色低碳智慧发展新趋势”的倡议。与会中外专家将就智能与绿色船舶、绿色燃料安全和减排目标等议题深入探讨。
聚焦航运新质生产力发展。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将推动航运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发展,催生航运新模式、新动能,提升航运业新价值。中国航海学会将与“老交通智库”共同主办“航运新质生产力发展研讨会”,探讨交流科技创新推动航运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途径。
体现海南特色。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之年,活动特别设置了相关的主旨演讲,宣介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果、发展政策和营商环境,突显自贸港元素,扩大海南自贸港的影响力。(记者 邱超奕)
- 军旅书法教育家蔡民基研究探索创建一体化书法教育体系
- 传中华文脉 赋赓续动能——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
- AGI主网:重塑算力文明的时代引擎——一场关乎全局的
- 黄土儿女赤子心——记广东省原文联副主席、深圳市原文
- 杭州木立红学清华校友团队,首次解密《红楼梦》小说真
- 6部门推动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
- 外交部将试点签发电子附加证明书
- 打赢深化提升行动“收官战”,这些领域国企改革将提速
- 巴菲特股东大会:年轻人应关注热爱与方向,而非起薪
- 涉黑涉恶涉腐 灵寿县革命老区惊现猖獗村匪村霸
- 奔驰一季度利润暴跌四成,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放弃全年
- 中国香港特首李家超率团出访中东,深化经贸合作与“一
- 中国气象局五项举措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工程实施
- 创新服务【健康强国】 融合发展【学习强国】
- 司法部:坚决遏制趋利性执法 切实依法保护民营经济组
- 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政策问答·发展新质生产力)
- 5岁萌娃唱京剧选段惊艳全场,展现京剧艺术的未来希望
- 墨染兰香书太极 一笔开合见乾坤
- 累计增速连续上行,外贸大盘总体稳固——透视前4个月
- 两部门:多措并举推动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